首页

美脚视频网

时间:2025-05-28 19:03:25 作者:宁夏首个园区级“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年底并网运行 浏览量:66009

  中新网银川5月28日电 (李佩珊 马富强)记者28日从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总投资6.2亿元的宁夏首个园区级“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目前已在苏银产业园启动115MW光伏建设,并配套30MW/60MWh储能电站,计划年底并网。该项目将提升园区绿电比例至40%左右,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绿色动能”。

新闻发布会现场。 马富强 摄

  苏银产业园位于银川市,由苏州、银川两市政府协调推动。近年来,兴庆区和苏银产业园以“区区合一”一体化发展为引擎,抢抓国家“东数西算”战略机遇,靶向发力算力产业,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据介绍,“源网荷储一体化”是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路径,通过技术创新与机制改革,将加速能源清洁化、智能化转型,“一体化”将电源(源)、电网(网)、负荷(荷)、储能(储)四个环节进行系统性整合与协同优化,以智能调控、多能互补等技术手段,实现能源生产、传输、消费和存储的高效匹配,提升能源系统整体效率与稳定性。其核心目标是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的新型电力系统,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在苏银产业园,“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通过风光火储多能互补、储能调节和负荷匹配,平抑新能源发电波动,提升绿电利用率,降低碳排放强度,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同时,项目通过配置集中式光伏+储能,实现绿电“自发自用、自我调峰”,降低用电成本,同时电化学储能成本的快速下降,使得一体化项目经济性逐渐显现。该项目还为新型储能、智能调控平台、虚拟电厂等技术提供应用场景,将拉动新能源、储能、数字化等相关产业发展,加速培育能源互联网生态。

  同时,项目聚焦苏银产业园新能源、新材料、绿色算力产业,以“源网荷储”“智能微电网”等绿色低碳先进技术应用为抓手,有效降低工业企业用能成本,逐步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大力培育壮大绿色低碳新兴产业,推进能源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显著提升。

  据测算,该项目115MW光伏年发电量约2.2亿kWh,绿电到户电价0.2930元/kWh,绿电占比40%左右。项目大网年购电量约3.62亿kWh,购电价格约0.4437元/kWh左右,综合到户加权电价降至0.4193元/kWh。

  目前,苏银产业园正加快绿电园区、零碳园区、智慧园区试点建设。依托兴庆区月牙湖10万亩风光资源,苏银产业园还谋划布局了“绿电+智能算力”产业,探索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供给消纳新模式,推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源网荷储各环节的深度融合应用,逐步建立碳排放管理体系,鼓励开展碳交易、绿电绿证交易,加快绿电规模化应用,实现绿电消费可溯源、可核算、可认证。未来,苏银产业园新建算力中心绿电直供比例将进一步提升至70%左右,终端电价将降至0.36元/kWh。(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韶关江湾镇“生命通道”应急抢险完工 评估结束再恢复通行

中国人一生都有一个回家的执念,尤其是在外的游子。“1771年,蒙古族土尔扈特部等从伏尔加河东归祖国,途中付出了巨大牺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博院副院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馆长于志勇向观众展示一枚印章时饱含激情地说,巴音布鲁克草原和北疆美丽的牧场,最终拥抱了这些东归的游子。

习近平出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

(二)改善通信服务感知。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加快推进电信业务线上办、异地办。优化宽带报装服务,完善在线查询报装要求和办理进度、申请业务开通和缴费等功能,进一步压减办理时长、提高服务效率。引导基础电信企业提供更加优质、优惠的互联网专线服务,丰富信息化综合解决方案供给,切实提升通信服务效能。

上海一地燃气泄漏引发大火?男子拼接视频、散布谣言被处罚

宿迁3月23日电(刘林 李小珍)3月21日,江苏泗洪的朱先生将一面印有“人民交警为人民公正执法保平安”的锦旗送到泗洪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四中队,感谢民警在其亲属危难之时的紧急护航,让其得到及时救治,脱离生命危险。

天天学习丨中南海月刊(2024.07)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新征程上,“着力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乡村人才队伍”,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就有了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台风“贝碧嘉”或以顶峰强度登陆上海 东海大桥全线将封闭

四是加大投入,强化保障。为切实减轻家庭教育负担,教育部会同财政部坚持政府投入为主、家庭合理分担、其他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原则,不断健全学前教育投入保障机制,确保人民群众上得起。财政投入持续加大。2011年-2023年,中央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累计投入2210亿元,带动各地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投入保障机制。2022年全国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达到2982.2亿元,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达到6.2%,是2013年的1.8倍。成本分担机制基本建立。会同财政部出台了国家层面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各地普遍出台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和普惠性民办园补助标准,并结合财政补助和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动态调整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确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最高收费限价,通过政府分担办园成本,切实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资助制度不断完善。中央财政设立资助奖补资金,引导各地从无到有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2013—2022年各级财政累计投入825亿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6551万人次。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